当前页面: 首页> 新闻资讯> 新闻详情
【防疫科普】春节将至,老年人如何做好新冠和流感双重防护?权威解答来了!
     来源:福州养老订阅号      

1月16日,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,呼吸、心血管、妇幼健康及营养领域专家出席发布会,介绍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,具体内容请看以下热点问答。

 

01. 关口前移,如何做好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和服务管理?

(点击查看视频)


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、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: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,各地坚持关口前移,多措并举,着力做好老年人、儿童、孕产妇、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服务。目前全国已基本完成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摸底

正在有序开展分级分类服务和管理。


要做到重点人群感染早发现早用药,做好定期联系服务和日常健康监测;重症风险人群早识别早转诊,畅通转诊通道;重症人群早干预早集中,加强急诊力量配备,对高危患者优先安排就诊,优化住院收治,保障患者住院需求和重症患者救治需要

 

02.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如何做好新冠和流感的双重防护?

 

(点击查看视频)


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李燕明: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呼吸道传染性疾病,二者临床表现相似,包括发热、全身酸痛和呼吸道症状,所有人群都是二者的易感人群。老年人群是新冠和流感感染以后出现高危的重点人群,也是防护的重点人群。二者作为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类似,通过飞沫传播,因此防护手段也类似,主要包括外出时、去人多和密闭空间时要佩戴口罩,要注意清洁双手、多通风


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疫苗有效的疾病,接种疫苗是最经济、最有效的预防手段。现在正值冬季,是呼吸道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,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性比较大,感染风险会增加。提醒大家对两种呼吸道常见传染病做到共同预防、科学防护,过一个平安春节。

 

03. 感染新冠病毒是否会使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加重?


(点击查看视频)


北京安贞医院常务副院长 周玉杰:感染新冠后,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,特别是老年患者,血管内皮功能发生紊乱,血管斑块容易发生炎性反应,血栓的发生率可能也会增高,导致原有基础心脏病的加重。病人在咳嗽、发烧的时间段容易合并低氧血症,一些老年心血管病人的症状是沉默型表现,有一种“消音器”效果,表现不像年轻人那么明显。

 

基础病患者平时已经服用了一些药物,感染新冠又服用退烧药等,如果喝水少,水电解质平衡有时可能发生障碍。合并用药时会有重叠用药问题,治疗新冠病毒的药物和治疗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药物都在一条“高速公路”上代谢,药物作用可能抵消、也可能互相增长,需要经过医生的指导来用药。特别是临床见到的一些心血管病人,表现为合并低钠血症、低钾血症、一定程度的脱水,但病人没有注意及时适量去补充营养和水电解质,所以均衡营养非常重要,特别是老年人的均衡非常关键。


一定要知晓老年人餐桌上吃的是什么,一天吃进去多少,大概吸收多少,代谢和排出多少,促进平衡。在此基础上也有益于心血管疾病的控制,不然一边治疗基础心脏病,一边还要纠正营养和水电解质紊乱。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,如果得了新冠不要“等、拖、耗”,一定要及时治疗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药。


04、春节期间该如何注意合理膳食,保持身体健康?


(点击查看视频)


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 于康:第一,尽可能不要暴饮暴食。无论食物多美味,尽可能做到食不过饱,每餐七分饱,肥胖症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尤其应该注意。


第二,尽量维持和日常一样的进食节律和时间,饮食、进食同样有生物钟,尽量不要有大改变,春节期间不要太随性进食,还是尽量保持一日三餐或者少量多餐的原则。


第三,春节期间不可回避的一个事情就是喝酒,有两方面要注意:一是尽量不喝高度的烈性酒,可选择低度酒少量喝。二是对于儿童、老年人、孕产妇,还有慢性病、血糖血压血脂波动大控制不好的朋友,尽量在春节期间不喝酒


第四,尽量避免过于刺激的食物或者烹调方法,比如过于辛辣刺激、油煎或烧烤,过多盐分、油脂摄入会增加健康风险,食物应尽可能保持清淡,可比平时稍微丰富一些,但是不要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