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敬老月的暖阳中,我们走进福州市社会福利院,聆听了一位平凡却不普通的养老护理员——杨爱红的故事。十四年来,她在平凡的岗位上,用专业的护理技能和温暖的陪伴,书写着不平凡的坚守。
沟通有方 真情相伴
“与老人沟通好了,护理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。”这是杨爱红十四年工作经验中最深的体会。面对记忆力衰退、反复寻找衣物的老人,她从不急躁,总是耐心地帮忙翻遍每个角落;遇到情绪波动的长者,她细心观察每个人的性格特点,一句“今天您穿得真精神”的真诚赞美,就能让老人展露笑颜。
“每位老人就像一本需要细细品读的书。”杨爱红微笑着说,“有的喜欢被夸奖,有的需要被倾听。我们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与他们交流。”在她看来,有效的沟通不仅是护理工作的基础,更是连接两颗心灵的桥梁。
坚守无悔 以院为家
每天早上6点,当城市刚刚苏醒,杨爱红已经来到福利院开始一天的工作。在全护理区,她需要照顾多位卧床老人,其中最重要的护理环节就是每两小时为老人翻身拍背。“这是预防压疮的关键!”杨爱红认真地说,“即便是深夜,我们也会严格按照这个频率为老人翻身。”
十四年的朝夕相处,杨爱红与老人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。“有的老人把我当作亲孙女看待。”说到这里,她的眼中泛着温暖的光。“我们与老人相处的时间,比陪伴家人的时间还要长。”轮休制让她与家人聚少离多,但她始终无怨无悔,因为在这里,她早已把老人当作自己的家人。
薪火相传 寄语新生
从一名营业员转行成为养老护理员,杨爱红对这个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。对于有意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年轻人,她提出了真诚的建议:“首先要具备‘三心’——耐心、爱心和责任心,还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。”
她坦言,养老护理工作十分辛苦,排班紧凑,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有限,但这份工作带来的收获同样珍贵。“通过学习专业的护理知识,不仅能够更好地照顾院里的老人,将来照顾自己的父母时也会更加得心应手。”
杨爱红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够加入养老护理行业,用青春的热情和专业的知识,共同守护老年人的幸福晚年。
十四年的光阴,杨爱红用默默的坚守诠释了养老护理工作的真谛。在她身上,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养老护理员的缩影——他们用专业守护生命,用爱心温暖晚年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”的传统美德。在这个敬老月,让我们向这些可敬的养老守护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!